吉日释义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选吉日订婚或结婚是婚姻仪式的重要环节。通过参考农历节气、生肖冲煞、黄道吉日等因素,人们倾向于挑选寓意和谐、运势顺遂的日期。以下是2023年适合订婚与结婚的日期整理及相关建议。
月份表
根据2023年黄历和节气规律,以下分月份列出适合订婚和结婚的日期。表格中的“宜”指适合进行的仪式,“忌”则需规避的事项。
一月吉日推荐
一月适逢岁首,象征新起点,适合开启人生新阶段。
| 日期/宜/忌 | 宜 | 忌 | 
|---|---|---|
| 1月5日 | 订婚、结婚 | 动土 | 
| 1月12日 | 结婚、提亲 | 无 | 
| 1月19日 | 订婚、签约 | 远行 | 
二月吉日推荐
二月包含立春与雨水节气,生机勃勃,适合追求感情稳定。
| 日期/宜/忌 | 宜 | 忌 | 
|---|---|---|
| 2月6日 | 结婚、提亲 | 生肖冲鼠 | 
| 2月14日 | 订婚、宴请 | 无 | 
| 2月26日 | 结婚、搬迁 | 动土 | 
三月吉日推荐
三月春分前后,阴阳平衡,适合家庭和睦之事。
| 日期/宜/忌 | 宜 | 忌 | 
|---|---|---|
| 3月8日 | 订婚、签约 | 无 | 
| 3月18日 | 结婚、宴请 | 生肖冲虎 | 
| 3月25日 | 提亲、婚礼 | 远行 | 
四月吉日推荐
四月清明至谷雨,需避开祭祀高峰期。
| 日期/宜/忌 | 宜 | 忌 | 
|---|---|---|
| 4月2日 | 订婚、签约 | 动土 | 
| 4月15日 | 结婚、提亲 | 无 | 
| 4月28日 | 婚礼、宴请 | 生肖冲蛇 | 
五月吉日推荐
五月传统婚庆旺季,但需注意避开“毒月”禁忌。
| 日期/宜/忌 | 宜 | 忌 | 
|---|---|---|
| 5月7日 | 订婚、婚礼 | 无 | 
| 5月13日 | 结婚、提亲 | 生肖冲猴 | 
| 5月22日 | 签约、宴请 | 远行 | 
六月吉日推荐
六月夏至前后,阳气旺盛,适合举办户外婚礼。

| 日期/宜/忌 | 宜 | 忌 | 
|---|---|---|
| 6月10日 | 订婚、提亲 | 动土 | 
| 6月18日 | 结婚、搬迁 | 无 | 
| 6月29日 | 婚礼、签约 | 生肖冲猪 | 
七月吉日推荐
七月含中元节,传统上较少安排婚嫁,但仍可选吉日。
| 日期/宜/忌 | 宜 | 忌 | 
|---|---|---|
| 7月6日 | 订婚、提亲 | 祭祀 | 
| 7月16日 | 结婚、宴请 | 无 | 
| 7月24日 | 婚礼、签约 | 远行 | 
八月吉日推荐
八月中秋前后,象征团圆,适合家庭联姻。
| 日期/宜/忌 | 宜 | 忌 | 
|---|---|---|
| 8月5日 | 订婚、提亲 | 无 | 
| 8月19日 | 结婚、搬迁 | 生肖冲兔 | 
| 8月27日 | 婚礼、宴请 | 动土 | 
九月吉日推荐
九月秋高气爽,适合户外仪式,但需避开寒露后降温期。
| 日期/宜/忌 | 宜 | 忌 | 
|---|---|---|
| 9月3日 | 订婚、提亲 | 无 | 
| 9月14日 | 结婚、签约 | 生肖冲马 | 
| 9月29日 | 婚礼、宴请 | 远行 | 
十月吉日推荐
十月为婚庆黄金月,需提前预订场地。
| 日期/宜/忌 | 宜 | 忌 | 
|---|---|---|
| 10月5日 | 订婚、提亲 | 无 | 
| 10月15日 | 结婚、搬迁 | 生肖冲羊 | 
| 10月28日 | 婚礼、宴请 | 动土 | 
十一月吉日推荐
十一月进入冬季,适合室内婚礼,需注意保暖。
| 日期/宜/忌 | 宜 | 忌 | 
|---|---|---|
| 11月8日 | 订婚、签约 | 无 | 
| 11月17日 | 结婚、提亲 | 生肖冲鸡 | 
| 11月25日 | 婚礼、宴请 | 远行 | 
十二月吉日推荐
十二月临近岁末,适合辞旧迎新的仪式。

| 日期/宜/忌 | 宜 | 忌 | 
|---|---|---|
| 12月3日 | 订婚、提亲 | 无 | 
| 12月12日 | 结婚、签约 | 生肖冲狗 | 
| 12月24日 | 婚礼、宴请 | 动土 | 
建议
选择吉日的考虑因素
- 生肖冲煞:双方生肖需避开与日期相冲的属相。
- 节气影响:避开清明、中元节等传统祭祀日,优先选择立春、秋分等象征平衡的节气。
- 个人安排:结合工作、家庭行程,尽量避开雨季或极端天气月份。
如何准备订婚或婚礼
- 提前沟通:与双方家庭确认日期,避免与其他重要事件冲突。
- 场地预订:热门月份需至少提前半年预约。
- 简化流程:若时间紧张,可选择“提亲+订婚”合并进行。
注意事项
- 若因特殊原因无法避开“忌”日,可通过佩戴护身符或调整仪式时间化解。
- 尊重地域习俗差异,例如南方部分地区更重视农历单双日,北方则侧重节气选择。
 
					 
							 
							 
							 
							 
							 
							 
							